關于集泰
長期以來一直將“新技術、新產品”的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作為持續(xù)經營發(fā)展的首要戰(zhàn)略。
【2024】正向思維
正向思維
就人的天性來說,會更加傾向于自我肯定。正是這種天性讓我們能樂觀而自信。為了對抗這種天性而造成的失誤,避免盲目樂觀,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反向思維。
自我肯定的另一面,是不容易或者說不愿意接受他人不同的觀點,哪怕這個觀點并不與自己的觀點相悖,只是一種不同的感受而已。而不能迅速、完整地理解別人的觀點,會讓人際間的溝通變得低效甚至無效。如何提高溝通的效率?需要我們在面對他人時,對他人的觀點做正向思考。
正向思維就是站在他人思維的角度,理清對方觀點的邏輯,從而理解對方觀點的合理性。這個“理解”并不是我們常說的換位思考,也不是與對方共情。就是英語中的understand:先弄懂別人的真實、完整的含義。
無論對方是自己的親友、同事還是上下級,無論對方的觀點是善意還是惡意,即使乍聽起來離經叛道,都要先對他作正向思維。縷清對方的邏輯,尤其是找到對方的合理性。這樣才能有效溝通,才能吸收別人的智慧,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。即使面對的是敵人,是強盜,也要先理解他的強盜邏輯,才能夠出奇制勝。
阿德勒心理學認為,人類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。而人際關系的煩惱除了利益的沖突,更多來自于相互的理解上。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結構中,理解別人,是讓自己變得友善的前提。對人友善,就會有一個友善的人際關系圈。
在公司這樣的組織里,每天都要充分理解別人,包括上級的指令、下級的訴求、同事的敷衍、客戶的抱怨等等。每一件,如果都從內心里理解了別人,自然會迸發(fā)出由衷的工作熱情,同時大大減少再次出錯的機會,也會讓快樂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。
當我們要對某件事項作決策時更是如此,一方面要對自己的觀點作反向思維,盡一切可能找出不合理性;同時要對他人的看法,尤其是反對的觀點作正向思考,為每一個可能出現的問題找到應對的預案。這樣正反碰撞的結果是,許多我們自認為天衣無縫的奇思妙想會被否定掉。這需要我們有勇氣和胸懷主動面對。然而,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卻是恰恰相反,總是條件反射地強調自己的合理性,尋找他人的不合理性。使得討論變爭論,堵住了提升自己的路徑。而那些善于傾聽、善于理解他人意見的人,也總會得到貴人的指點。
小到個人,大到國家也莫過于此。俄烏雙方在開戰(zhàn)前若都對己方的后果作反向思考,對他方的訴求作正向思考,相信總能找到戰(zhàn)爭以外的解決辦法。這場令無數生靈涂炭的災難本不應該發(fā)生,也可以不發(fā)生。
鄒榛夫
2025.3.22晨
【2023年】反向思維 下一條